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党建工作 >> 正文

三下乡||公益课堂赋能系列(三)普语润红心——红色推普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4-07-18 来源: 文学院

三下乡||公益课堂赋能系列(三)普语润红心——红色推普助力乡村振兴

华夏同音,小康共行;四海同音,万众一心。7月16日-17日,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寸草心计划——明翰村公益赋能笃行团”的青鸟志愿者们走进衡阳市衡阳县洪市镇明翰村,对当地村民普通话水平进行实地调研考察,笃行团成员走访过程中发现当地村民平时交谈多使用方言,很大一部分人甚至都不会说普通话,这给笃行团成员的调研增加了不少困难。针对村民薄弱的普通话基础及不标准的普通话发音的现状,7月17日下午志愿者们为当地孩子带来了一堂沉浸式、体验式的红色推普课。

8646D

(志愿者们走访调研当地村民普通话使用情况)

7C129

(志愿者为当地孩子们授课)

“普通话是一座相聚五湖四海的桥,也是一根串联革命与红色文化的线,更是一支引领乡村振兴的语言舟楫。”课堂上,志愿者从普通话的发展史出发,向孩子们介绍了普通话的定义,普通话助力乡村振兴的必要性,以及普通话规范化至今取得的成就等。紧接着,志愿者们因地制宜用标准流畅的普通话,生动的为孩子们讲述了身边的英雄人物——夏明翰一门五英烈的感人故事,带领学生们深情朗诵夏明翰的“三封红色家书”,并引导孩子们对比普通话与方言在弘扬革命文化之间的效果差异,引发他们深入思考普通话标准化在乡村振兴路上的不可或缺。志愿者顺势概括普通话规范的要点,从“定音、定形、定序、定量与定义”五个方面简明扼要地进行规范化教学。


“快和身边的朋友比赛,看谁更能标准地读出下面的故事吧!”在互动环节,志愿者借助趣味比赛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他们摩拳擦掌、踊跃尝试:“铮铮zhēng铁骨”、“抛头颅洒热血xuè”声情并茂的朗读声洋溢在小小房间里,这堂生动而又令人感动的红色推普课在实践团成员与学生们齐诵夏明翰《就义诗》的响亮回荡声中结束。在一次又一次的咬文嚼字中,孩子们的普通话发音得到了矫正;在一遍又一遍的红色故事的浸润下,红色基因根植在了孩子们的血液中;在反复又反复的诵练“还有后来人”的诗句里,孩子们感受到了灵魂的震荡,革命精神在得到了更深远的传承。

7DC0E

(志愿者张红瑶在红色推普课后对学生进行回访)

“作为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的一名学子,能将标准普通话教给乡村的孩子们,我感到十分荣幸。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为红色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我深感责任重大。”志愿者张红瑶表示,她们必将提高普通话规范意,将红色文化的传播与普通话的推广更好的结合,讲好衡师红色故事,发出呈现青年担当与力量的时代强音。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振兴先炼音。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文化振兴离不开语言规范,乡村振兴亟需打破语言沟通屏障的砾石。衡阳师范学院明翰村公益赋能笃行团将继续深入田间地头,充分利用当地红色资源,并用实际行动持续开展推普实情调查、“推普技能+”以及“典耀中华”读书行动等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事项活动,为推普实践注入青春活力与力量。




 相关链接: 三下乡||公益课堂赋能系列(三)普语润红心——红色推普助力乡村振兴

logo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