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鸟衔枝,情满特校 || 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志愿者赴特校开展活动
11月10日下午,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2023级汉语言文学8班青年志愿者来到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阳光下的童年”主题系列活动。
青年志愿者们首先分成两支队伍,带领聋哑孩子们进行“你画我猜”游戏,绵羊、雨伞、香蕉、篮球……色彩斑斓的线条在白纸上变成一个个可爱生动的卡通形象,孩子们争先恐后在纸上写出答案,打着手语激动地跟同伴们分享答对的喜悦。“我们玩老鹰捉小鸡吧。” 小朋友期待地在志愿者手机上打下文字,大家微笑着比了个OK的手势。志愿者们在前面充当“母鸡”,小朋友们依次在“母鸡”身后牵着衣襟排成一队,他们跟随“母鸡”左右移动,灵活躲闪,“老鹰”朝队伍扑了又扑,寻找着落单的“小鸡”。孩子们在足球场上快乐地奔跑,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一刻,语言不再是障碍,笑容和温暖成为了最好的沟通方式。

(志愿者与孩子们玩游戏)
“全世界在等我飞更高,你却心疼我小小翅膀,为我撑起,沿途休息的地方。”,志愿者与盲人小朋友们围坐一块,手拉着手,轻轻地哼唱着。从《外婆的澎湖湾》到《宠爱》,从童年经历到校园生活,音乐换了一首又一首,歌儿唱了一遍又一遍。借着音乐与语言,大家与小朋友们一起探索了他们的小小天地,同学们轮流分享了自己的生活故事,小朋友们也争先恐后地参与进来,为我们讲述了他们心里的世界。在这里没有差别,只有相互理解和支持的心。

(志愿者与孩子们一起画画)

(志愿者与孩子暖心拥抱)
“我喜欢跳舞,我想一直跳下去。”唐媛圆小朋友用笔写下自己的梦想,兴奋地叫来小伙伴一起向志愿者们展示。俏皮的舞姿,自信的表情,无声的世界里也有自己的旋律。文学院2023级汉语言文学8班李语欣看到后深受触动:“希望可以多一些这样的活动,也正如墙上那句‘让所有的孩子与美好相遇’,在静寂无声的世界里给他们带来一些不一样的色彩,让她们有更多展示的舞台。”
汉八的同学们将《青花瓷》在特校唱响,青年志愿者们用歌声演绎传统,用肢体语言传递爱与善意。摇曳的舞姿、晃动的身体,传递着真挚的祝福。音乐结束,志愿者们用手语表达了对小朋友们的真切祝福。“你好,很高兴认识你”“你今天表现得很不错”“祝你身体健康,心想事成”……我们用认真学习的一个个手语中向孩子们表达着青年志愿者的善意,孩子们也用丰富的肢体动表达着他们的欣喜。“今天所有的小朋友都积极地参与了活动,”文学院2023级汉语言文学8班田彩妍看着这群孩子嫣然一笑,“我相信,在这里的每一个孩子们都没有被世界遗弃,他们,是被天使亲吻的宝贝。”

(志愿者与小朋友一起大合照)
此次“阳光下的童年”主题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社会的温暖,增强了青年志愿者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加深了衡阳师范学院学子和特殊学校孩子们的感情,彰显出我校作为师范院校的博爱情怀。
文字:张婕霓 陈明 刘升恒 张馨
图片:李杨清
一审:潘玥
二审:谢炎伶
三审:谭盛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