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团学工作 >> 正文

“珠晖之光·院地校融合”——衡师“教师教育共同体”区域性推进暨2024“新语文”论坛成功启幕

发布时间:2024-12-15 来源: 文学院

“珠晖之光·院地校融合”——衡师“教师教育共同体”区域性推进暨2024“新语文”论坛成功启幕

12月13日下午,“珠晖之光·院地校融合”——“教师教育共同体”区域性推进暨2024“新语文”论坛在衡阳师范学院西校区学奎楼举办,该论坛由衡师文学院、外国语学院、西校区发展联盟以及珠晖区教育局主办,珠晖区东阳渡中心学校、东风教育集团、酃湖中学、衡师附小、珠晖区实验小学、光明路小学等基础学校参与活动。

会议开始,文学院书记张云峰介绍了举办此次活动的目的。从2022年开始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联合衡阳市教育局、衡阳市区23所中小学建立了“新语文教师教育共同体”。经过两年的探索期,文学院与衡阳市基础学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体学校为文学院提供了一批稳定的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基地。为深入推进大中小联动,以珠晖区为试点,将共同体建设由整体部署导向区域融合发展,特邀请珠晖区教育局和珠晖区中小学领导畅谈融合发展,共寻教育创新之道。

首先,珠晖区教育局局长罗广慧发言。罗局长认为要打通大中小学不同学段的人才培养,高校与中小学应该有着共通的教育理念和共同的教育元素,由此他提出了大中小学共享的教育四维度:最新的科技、最老的非遗、最具活力的音体美劳、最完备的思政体系,四个维度共同发力,才能构建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罗局长希望高校能带动基础学校共同推动教育四个维度的建设,在区域性教育融合发展中“提质、提量、提标”,达到提升衡阳市基础教育水平的美好目的。

文学院院长任美衡表示文学院正开展“衡派语文”研究,计划推出衡阳语文名师研究系列,希望能通过与基础学校的合作,打造衡阳语文教育品牌,向全省乃至全国推广。并代表文学院诚挚邀请基础学校老师进入“校外导师流动站”,来文学院讲学、访学、研学。

接着东风教育集团书记杨海平、东阳渡中心学校书记周潇凡、校长肖敏、酃湖中学书记欧阳小林、实验小学书记匡武、衡师附小书记邹利民、光明路小学校长黄紫璇等珠晖区基础学校领导,衡阳师范学院教科院书记谢伟华、南岳学院书记邹梅山、化材学院书记刘梦琴、外国语学院书记贺琴琴等一一发言。大家一致认为教育是一体,目标当一致,并就“教师互聘、校本课程开发、校园文化建设、大中小资源共享”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最后,张云峰书记梳理出“合作备忘录”,并将此次活动取得的成果推进为“2025珠晖行动”,并总结该行动的“1234”建设要点:确立一个目标:教育发展共同体。倡导两种理念:融合发展和双向赋能。开拓三条路径:项目化运作、平台化推进和成果化实现。聚焦四个领域:一是聚焦教师,开展教师互聘,推出“名师培育计划”;二是聚焦教学,联合开发校本课程,联合打造教学成果奖;三是聚焦教育,以立德树人为先导,促进大中小学学生的联合培养;四是聚焦资源共享,实施“开放计划”,开发研学项目,开展校园开放日活动等。

与会代表纷纷表态,将全力参与和支持“2025珠晖行动”,携手合作打造“区域性教育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

本次活动是推动院地校融合发展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创新尝试。文学院将在此试点基础上,稳步推进“新语文教师教育共同体”建设,以点带面,深化政产学研协同育人,实现高等师范教育和基础教育实际需求的有效对接,推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和中小学教师教育的协同创新,促进高校转型发展和基础教育的提质升级,同时为衡阳师范学院与地方融合发展提供先锋经验。

文字:李宇轩

图片:裴含丹

一审:潘玥

二审:谢炎伶

三审:谭盛广



 相关链接: “珠晖之光·院地校融合”——衡师“教师教育共同体”区域性推进暨2024“新语文”论坛成功启幕

logo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