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团学工作 >> 正文

“让衡阳更文名”——大学生“为你写诗”活动石鼓书院专场 || 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一月一课一实践”党团主题活动圆满成功

发布时间:2024-12-11 来源: 文学院

“让衡阳更文名”——大学生“为你写诗”活动石鼓书院专场 || 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一月一课一实践”党团主题活动圆满成功

“胜地蒸湘双水合,真儒唐宋七贤传。”位于蒸水、湘江汇合之处的石鼓书院,作为衡阳文化的重要地标,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价值。为让学生感受湖湘文化的深厚底蕴,以文学力量宣传推荐衡阳文旅名片,12月4日下午,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陈东书法班、廖雅琛朗诵班以及君子班成员在党总支书记张云峰、学工办主任兼团委书记谭盛广、辅导员焦吉洪的带领下,前往石鼓书院参与“让衡阳更文名”——大学生“为你写诗”专场创作实践活动暨“一月一课一实践”党团主题活动。

师生跟随讲解员脚步,步入石鼓书院,逐一领略禹碑、武侯祠、忠节公祠、大观楼的古韵风姿。行至合江亭,感受亭前“红亭枕湘江,蒸水会其左”的诗韵悠长,学生代表当即起兴,吟诵起韩愈的《合江亭》,古韵新声,回荡书院。

随后,主题活动在大观楼前坪举行,石鼓书院主任肖芬芬致开场辞,对此次前来学习的领导和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并指出书院藏千年风华,希望师生沉淀学识、启迪思维,不虚此行。

(肖芬芬致辞 裴含丹拍摄)

文学院朗诵班学员登台,用激昂之声,接力朗诵历代石鼓诗词,古韵悠悠,迅速“点燃”现场。书院工作人员孙青山也现场演绎王夫之《摸鱼儿·石鼓江山》,衡阳市著名文化学者戴述秋分享编著《石鼓书院诗词楹联集萃》的艰难历程并现场朗诵自创诗歌,石鼓区委宣传部部长李镇东适时点评,分享诗歌创作经历与体会。台下学子深受触动,各抒己见,热烈氛围弥漫全场,思想火花不断碰撞。

(衡师学子诵诗词 周锋锋拍摄)

(李镇东讲话 裴含丹拍摄)

“石鼓书院有三‘不’:一为有书翻不开;二为有字认不出;三为有鼓敲不响。”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张云峰表示,这次活动这次活动却打破“三绝”,体现了“三有”:一是翻开了戴述秋老师的《石鼓书院诗词楹联集萃》这本书,唤醒了沉睡的文化;二是留下了一组诗文,讴歌了石鼓书院深厚的底蕴;三是敲响了石鼓“文化之鼓”,令人欢欣鼓舞!

(张云峰题字 裴含丹拍摄)

(张云峰讲话 裴含丹拍摄)

活动尾声,温情涌动。戴述秋老师将心血之作《石鼓书院诗词楹联集萃》赠予衡师学子。他挥毫赠字,目光殷切,勉励大家传承诗歌文化、弘扬其精神。张云峰书记带领学子现场泼墨,即兴作诗题字。纸笔铺陈,墨香飘散,师生们以诗词作舟,穿越历史长河,隔空与千年前的七贤对话。

(戴述秋讲话 裴含丹拍摄)

(戴述秋赠书 裴含丹拍摄)

(参与人员合影留念 裴含丹拍摄)

本次“为衡阳更文名”——大学生“为你写诗”主题创作活动不仅让衡阳学子进一步了解了衡阳文化,增进了交流,也进一步激发了文院学子的创作情怀与能力,并为衡阳文旅名片增强影响焕发了文学力量。

文学院师生“为你写诗”于石鼓书院即兴创作

在石鼓书院读书

文/云峰开讲

我借一道开始凛冽而深情的秋风

在寒潮来临的这个下午

在石鼓,打开了一本书

它的封面换了一张又一张

现在是她最美丽的模样


她的扉页还是千年以前的情节

是李宽的浅吟低唱

她的首章依然是昌黎先生的《合江亭》

和着双江水澎湃了千年

 

后来那些文字留在了碑刻之中,风月之中,雁鸣之中

流成了“衡湘洙泗”,流成了“濂溪一脉”,流成了“湘水余波”……

 

如今

我们遇上这些文字

似故人归来,似知音相偕

如服用了“九转丹”,治愈了胸中垒块

 

我知道

这本“书”这些“风流”是属于那些“先生的”

尽管朱张会讲已寂然无声

七贤也在风雨中相坐无语

如同那面不会再响的“石鼓”

 

但后生可爱,日月可焕

他们会踏浪而来

用“沧浪之水”写诗,以“金鳌之才”放歌……

 

石鼓啊

她会响的,因为山水,因为人文;

石鼓啊

我们会想的,因为一郡佳处,一生可读!

 

2024年12月4日于石鼓书院

(“为你写诗—让衡阳更文名”主题创作活动)

 

游石鼓书院有感

王雨歇

石鼓翠林栖李庐,合江胜境咏张诗。

衡阳邑里盈文墨,湘楚域中毓秀奇。

书脉千年承古迹,儒源一脉启幽思。

且将史耀今朝述,永令文澜雅韵驰。

 

游石鼓书院有怀

侯乾

石鼓文澜墨韵长,湘江水碧映华堂。

亭台影动思贤意,风送弦音绕画梁。

碑刻千秋铭俊彦,学林百代育贤良。

今朝盛景添新色,古韵悠悠继世昌。

 

游石鼓书院(其一)

唐炜

滚滚蒸湘水,奔流赴此间。

衡山承毓秀,石鼓育能贤。

古道传千载,新知续万年。

江湖仍本色,风月两依然。

 

游石鼓书院(其二)

唐炜

尤闻弦诵振铎响,已去千年道亦全。

碧瓦朱甍存墨色,松风鹤影共书眠。

石鸣衡岳玲珑颤,鼓骇潇湘澎湃延。

学子今朝将往继,飞文染瀚续华篇。

 

游石鼓书院(其三)

唐炜

三江滚滚翻白浪,碧水东流聚此间。

石鼓不鸣安泰日,却留灵韵育明贤。

 

游石鼓书院(其四)

唐炜

碧水转灵韵,

同学诵雅声。

青竹藏旧理,

石鼓起新风。

 

游石鼓书院(其五)

唐炜

鲲鹏击水三千里,

簸却沧溟多少泥?

借此围炉新焌火,

烛明衡岳育贤师。

 

访石鼓书院

胡可可

幽篁掩径石坛清,古阁凌云翰墨盈。

江浪涌来思俊彦,山风拂处觅贤声。

昔时讲学弦歌绕,此际凭栏意韵生。

千载儒风犹未歇,残碑遗字证文明。

 

游石鼓书院有感

张子妍

欲探儒风访古院,来登石鼓觅幽情。

禹碑亭畔思文奥,武侯祠边仰德馨。

大观楼前瞻先圣,极目遥看蒸湘耒。

喜遇贤才说兴废,此行无悔意难平。

 

颂石鼓书院

资慧娴

石鼓悠悠立江畔,千年书院气如兰。

墨香萦绕古银杏,禹碑静伫诉沧桑。

一砖一瓦皆灵性,承载几多梦和想。

石鼓沉沉响千古,不尽江河滚滚流。

 

《记石鼓书院》

张薇

古岛见雾,行流载迹。

秋阳跃水,竹杏日新。

堂庑静谧,高风入云。

湘水之滨,甚过千音。

 

甲辰冬游石鼓

刘欣

左依蒸水李公祠,

右傍湘江武侯祠。

合江亭上览蒸湘,

衡师青年诵佳诗。

 

初冬游石鼓

周博文

湘江水渺映天光,

石鼓诵悠入梦长。

一叶扁舟摇夕影,

漫江诗意传远洋。

 

《游石鼓书院 》

伍爱妮

石鼓巍峨耸云霄,书院清幽胜境高。

绿树成荫遮日月,碑林错落映霞昭。

千年学府传文化,万卷经书育俊豪。

此地风光无限好,何须远游觅仙岛。

 

游石鼓

张馨

踏入这方庭院

蒸水湘江交汇

石鼓书院静伫、沉默。

岁月的风,吹过七贤的传说,

那斑驳的墙垣,似在低诉,

卧看风云聚散不休。

 

阳光洒落合江亭上,

粼粼波光,是时光的诗行。

碑刻的字迹,

模糊了岁月的手。

书声与涛声交织,

千年的墨香,在书院空气中酝酿。

 

王夫之的思想曾在此点亮,

范成大的笔触留下华章。

先贤的智慧,

在石间隐隐渗透。

穿越历史的幕布,

无数学子,在这方土地上,

追逐着梦想,扬帆起航。

 

我于回廊处伫立,

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深沉。

思绪飘入那方旧楼。

在这书院的角落,

寻一抹文化的不朽。

 

在石鼓书院悼诗人琼瑶

也人

石鼓书院的午时三刻

在大学生的激情诵读中

迎接将至的大雪

 

一片金黄的秋叶

从千年的银杏树上

落下

带走了初冬暖阳的体温

 

半亩白云

在合江亭上空翩然起舞

悠地飘向了远方

 

北风

沿着湘江逆流而上

裹着冷雨与悲恸

将雪花燃成火花与星河

2024年12月4日于石鼓书院

文字:张馨 刘欣 姜艳群 曾俊仪

图片:裴含丹 周锋锋

一审:潘玥

二审:谢炎伶  焦吉洪

三审:谭盛广



 相关链接: “让衡阳更文名”——大学生“为你写诗”活动石鼓书院专场 || 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一月一课一实践”党团主题活动圆满成功

logo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