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家乡||书香润乡土,笔锋践担当
为落实青年学子投身基层、服务家乡的志愿工作,讲好振兴家乡故事,在2025年寒假期间,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202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7班学生康俊宇,铭记着“厚德、博学、砺志、笃行”的校训,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践行教育初心。

作为新化县星台(学生)志愿服务队负责人,康俊宇牵头组织公益捐书活动,募集众多图书惠及乡村儿童;带领大学生调查团进行新化县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社会调查,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他的优秀事迹得到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公众号、中华网等众多媒体的报道。此外,他个人荣获新化县社区志愿者协会“2024年度热心公益志愿者”称号,在《中国教师报》新媒体发表的评论文章更是在互联网上引发热烈讨论,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师范生的责任与担当。

(康俊宇同学(左一)发起的大学生调查团)

(新化县关工委主任等为康俊宇同学颁发证书)
书香播希望:用书籍点亮乡村孩子的梦想
身为师范生,康俊宇积极响应“深化全民阅读”号召,策划组织“书香传递·爱溢梅山”公益捐书活动,为乡村儿童送去精神食粮。他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发起公益捐书倡议,吸引了返乡大学生、社会爱心人士捐赠书籍570余册,涵盖文学、科普、教辅等多类目。活动中,他创新设计“书香种子”,传递爱心与希望。他还带领志愿者分类整理图书,建立“爱心捐赠档案”,确保书籍精准送达3所乡村学校,惠及700余名儿童。此次活动获中华网专题报道,村民们纷纷称赞“大学生为乡村送来了知识春风”。春节前夕,他还作为返乡大学生代表,登上“中国青年志愿者”公众号新春特辑,向全国青年送上新春祝福,传递青春正能量。

(康俊宇同学正在搬运外地爱心人士捐来的书籍)

(康俊宇同学作为返乡大学生代表登上
“中国青年志愿者”公众号)
调研探真知:用脚步丈量基层党建的脉搏
受新化县委社会工作部邀请,康俊宇组织大学生调查团开展了新化县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社会调查,深入基层探索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新”在哪里、“难”在哪里、“落”在哪里。他带领团队发放问卷300余份,访谈新就业群体代表、党员干部等50余人次,实地走访县委网信办、美程公司等单位,形成了一份超1万字的调查报告,为新化县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贡献了青春智慧。报告提出“落在组织架构创新”“落在党员管理优化”等建议5条,获县委社会工作部高度认可。

(康俊宇同学与新化县网络志愿者代表合影)

(康俊宇同学与新就业群体代表合影)

(康俊宇同学率调查团走访相关单位)
文字传能量:用笔尖书写当代师范生理想
康俊宇用心观察生活现象,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学专业特长,积极投稿评论文章,传播当代师范生声音。他撰写了文章《一位师范生的感悟:太乙真人为什么是个好老师?》,并被《中国教师报》全网推送。该文从独特的文学视角解读教育本质,一经发布便引发了广泛讨论。文章浏览量在短短12小时内突破10万,转发量超过2.5万次,迅速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有网友评论,“一位即将踏入社会,成为教职工作者的师范学生,能够对教师的这个职位,有着这么深刻的思考。我相信,这位师范学生,以后成为教师之时,也会像太乙真人教导哪吒那样,教导自己的学生!”他的文字不仅展现了深厚的文学功底,更彰显了新时代师范生的责任与担当。

(文章截图)
“这次返家乡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一本图书可以点亮孩子的梦想,一次调查能为基层治理注入青春力量,一篇文章可以传递青年的声音。作为师范生,我将继续以笔为媒、以行践知,让文学的温度与青年的担当,在自己未来教育事业的热土上生生不息。”康俊宇同学以热情饱满的姿态阐释着自己的志愿生活,用自己的力量扎根在基层工作的第一线。文院学子的“返家乡”答卷在脚踏实地的奋斗中取得,教育的初心更在甘于奉献的精神中熠熠生辉。
文字:张馨 谢城瑛 康俊宇 李宇轩
图片:康俊宇
一审:潘玥
二审:谢炎伶
三审:谭盛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