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青春力量,共筑教育强国||文学院“读懂中国”主题教育活动动员大会圆满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响应教育部关工委号召,弘扬时代精神,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3月31日,文学院“读懂中国”主题教育活动动员大会于西校区学奎楼玉振堂隆重举行。本次动员大会由文学院、文学院关工委主办,新媒体中心承办。党总支副书记兼文学院关工委主任何颖,团委书记兼学工办主任谭盛广,辅导员卢越、焦吉洪,特邀嘉宾文学院关工委副主任陈东出席本次活动,2024级汉语言二班李美玉担任主持。

(动员大会活动现场)
大会伊始,陈东开场致辞。他总结了2024年度文学院取得的佳绩并对新学年活动进行规划和呼吁。陈东着重指出,教育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要借助“五老”力量,向青年学生讲好中国发展故事,引导学生坚定信仰与信念,立下报国强国之志,传承红色基因。他呼吁同学们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坚定信念、努力奋斗,让活动助力青年成长。

(陈东开场致辞)
随后,新媒体中心兼易班副主任万芬汇报2024年度“读懂中国”活动成果,并且对2025年度“读懂中国”活动做了详细部署。她强调指出,开展“读懂中国”活动,需牢牢围绕 “教育强国”这一主题,深度挖掘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的求学与报国历程,让故事成为新时代的鲜活教材。在实施过程中,要严格筛选采访对象,锁定本校、本地“五老”和优秀退休校友,且保证用于征文、微视频创作的被采访者健在,并安排面对面采访。同时,丰富叙述内容,记录“五老”贡献与嘱托,强化创作指导,学习教育部关工委公众号优秀作品,打磨标题,增强作品感染力。

(万芬总结部署)
过去一年,在师生齐心努力下,文学院在“读懂中国”活动中斩获佳绩,获评校级优秀组织奖。陈嫣妍、黄珺分别获校级征文三等奖,周保健、杜宇涵、葛霏等团队荣获校级微视频三等奖,张红瑶、胡永琳更是摘得省级征文一等奖。这些成绩不仅彰显出文学院师生的深厚底蕴,也为“读懂中国”活动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老师们为获奖者颁发奖状)
2024年“读懂中国”活动省级一等奖获得者代表张红瑶毫无保留地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经验和心得。她分别从解读比赛要求、确定采访对象、采访准备、采访执行和文稿撰写这五部分来分享自己的经验。她指出,在采访时,要注意礼貌礼节和采访的细节要求,掌握相应的采访技巧,灵活应对不同对象,快速应对突发情况,采访完录音文件应及时备份储存。
不仅如此,张红瑶还向同学们分享了撰稿要点。她强调采编应同步进行,实现高效结合;素材整理需依据关键逻辑分类,对音视频筛选并标注版权;一旦发现信息缺漏,要借助多种途径补采验证;更要研读教育部关工委的优秀作品,从结构、故事等维度汲取精华,用心润色文稿。

(张红瑶分享创作经验)
本次动员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全面总结了文学院在“读懂中国”主题教育活动中的经验与成果,更为新一年度的活动开展凝聚了力量。相信在学院的精心组织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同学们将在活动中更加深刻地理解时代精神的内涵,以实际行动为建设教育强国添砖加瓦,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壮丽篇章!

(老师们与获奖学生合影留念)
文字:曾俊仪
图片:周博文
一审:潘玥
二审:谢炎伶 卢越
三审:谭盛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