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文字“活”起来!甲骨文趣味课堂走进衡南校园
7月26日,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寸草心计划”塘韵薪禾公益实践团走进衡南县三塘联合学校,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甲骨文进校园”活动。主讲成员姜艳群、李欣然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将古老的甲骨文与书法艺术带进课堂,点燃了孩子们对汉字文化的兴趣。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学生互动)
姜艳群巧妙设计了甲骨文仿写、象形字模仿等传统文化体验环节。她用深入浅出、风趣幽默的讲解,带领孩子们沉浸式感受汉字源流与传统工艺的奇妙联结。“原来我们的汉字有这么多故事!以后写到这些字,我都会想起这堂课!”四年级学生谢瑾瑜兴奋地说道。在紧张的“甲骨文识字闯关”环节,面对一个个形象生动的甲骨文字形,孩子们积极讨论、踊跃抢答:“那是羊,因为它的角是往下走的!”童言童语的解读引得现场笑声连连。在挑战与实践中,孩子们扎实掌握了文化知识,心里播下了传统文化的种子。

(图为学生猜甲骨文字)

(图为实践团成员李欣然教学生书法)
李欣然则重点强调硬笔书法训练的正确坐姿与握笔姿势,将书法的基本要领一一教授给孩子们,为良好的书写习惯奠基,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并及时进行纠错与指导。孩子们在实践团的指导下,反复练习感受笔画的韵律美与结构美,逐渐掌握硬笔书法的奥妙,一笔一划间透露出认真与坚持。挥毫泼墨、屏声静气,从一点一横到一撇一捺,一点一点练习起笔、运笔、收笔,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练习中,在勾折横弯之中感悟甲骨文字的魅力。尽管他们的笔触尚显稚嫩,但那份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敬畏之心,已如同墨迹般,深深渗透于每一幅作品中。
与此同时,李欣然则专注于硬笔书法的基础教学。她细致讲解并示范了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强调书写的基本要领,为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基础。她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并在练习中及时给予个性化指导。孩子们在实践团成员的耐心引导下,屏息静气,从点横撇捺开始,认真练习起笔、运笔、收笔,全情投入在勾折横弯之中感悟甲骨文字的魅力,感受笔画的韵律美与结构美。尽管笔触尚显稚嫩,但那份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已深深浸润在每一幅习作之中。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学生合影)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课堂,让孩子们真正‘读懂’汉字里的中国。”实践团成员姜艳群表示希望学生不仅能掌握书写技巧,更要在提笔落墨间,深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塘韵薪禾公益实践团始终秉持“以文化为土壤滋养人心,以艺术为雨露润泽心田”的教育理念。未来,团队将继续致力于将优质的文化教育资源带到校园,滋养孩子们的心灵,助力全面发展,共同描绘文化传承的绚烂画卷,让中华文明的薪火代代相传。
文字:姜艳群 李欣然 张红瑶
图片:刘欣 张馨
一审:陈湘艳 张红瑶
二审:谢炎伶
三审:谭盛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