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团学工作 >> 正文

诗解衡阳意,乡怀万里情:衡师学子带领孩子们探寻衡阳诗词里的乡土共鸣

发布时间:2025-08-19 来源: 文学院

诗解衡阳意,乡怀万里情:衡师学子带领孩子们探寻衡阳诗词里的乡土共鸣

7月27日,寸草心计划塘韵薪禾公益实践团于衡南县三塘联合学校松山中学开展“游于衡阳,所怀者远”诗词赏析活动旨在通过衡阳诗词解码、乡景类比、情感共鸣,引领乡村儿童赏析衡阳诗词中的地理意象与情感表达,孩子们在古典韵律中寻找与家乡的隐秘联结,厚植乡土文化认同。

活动现场,主讲人唐炜层层解构衡阳的文化基因。从“雁引愁心去”解读“雁城”别称的诗意缘起,用大雁意象串联跨越千年的乡愁;解析“衡山苍苍入紫冥”时,将诗句雄浑气魄与祝融峰巍峨实景对照,更巧妙融入石鼓书院翰墨馨香、船山书院思想光辉以及衡阳保卫战的壮烈红色叙事,使诗词中的山河气魄与家国情怀变得可触可感。

(图为实践团成员唐炜讲解诗词)

“画出你心中的衡阳”创作环节,孩子们笔下的家乡色彩斑斓,意蕴丰富。有人描绘“红色的衡阳”——衡阳保卫战的烽火与忠魂,赋予城市永恒的赤诚底色;也有人勾勒“五彩的衡阳”——盛夏稻田翻涌金浪,衡岳松涛晕染青黛,湘江碧波映照云霞,每一抹色彩都饱含着家的温暖。衡阳的美,既镌刻于先贤的诗行,也流淌在故乡的山水,此刻更鲜活地跃然于孩子们的画纸之上。这份从“诗意解读”到“心灵绘就”的跨越,让文化传承不再是遥远的符号,而是笔尖的温度,是与脚下土地最亲密的对话。

图为孩子们展示作品)

在诗词的浸润中,孩子们的审美感知与文化认同悄然生长。当他们透过古老诗句看见熟悉的衡阳风景,将家乡山水与千年文脉相连,眼中闪烁的光彩,正是对本土文化油然而生的尊崇与探索的动力。这份源自诗词赏析的触动,点亮暑期,更如文化星火,驱动他们传承家乡文脉、热爱脚下土地。

(图为合影留念)

本次活动以诗词为媒,在乡村儿童心中播撒乡土文化与诗意审美的种子。通过赏析、创作与分享相结合,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厚植了家国情怀,传递了文化传承的蓬勃力量。未来,“寸草心计划”塘韵薪禾公益实践团将持续关注乡村儿童文化培育需求,深耕地域文化体验活动,为乡村儿童成长注入更多文化养分与家乡热爱。

文字曾俊仪 唐炜 张红瑶 李欣然

图片姜艳群

一审陈湘艳 张红瑶

二审谢炎伶

三审谭盛广



 相关链接: 诗解衡阳意,乡怀万里情:衡师学子带领孩子们探寻衡阳诗词里的乡土共鸣

logo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