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团学工作 >> 正文

诵读经典润心 船山精神永传

发布时间:2025-07-30 来源: 文学院

诵读经典润心 船山精神永传

7月14日至28日,衡师里花刻非遗课堂携手夫之巷工作人员,在夫之巷共享工作室联合开展了以“诵读经典润心,船山精神永传”为主题的经典诵读活动。每日午后三点,朗朗书声便准时在巷陌间流淌回荡。访客们在非遗传承人的悉心引领下,一同翻开《论语》《孟子》等国学经典诵读品悟,于墨香袅袅与书声琅琅间,静静感悟王船山精神穿越时空的当代价值。

本次活动由衡师里花刻非遗课堂精心策划组织,旨在以经典诵读为情感纽带与文化桥梁,让访客在朗朗书声中近距离触摸传统文化脉络,深度聚焦明末清初思想家王船山的精神遗产。王船山一生潜心研读儒家经典,其思想深深植根于《论语》《孟子》等典籍土壤,更由此凝练出“经世致用”的鲜明学术特质。为此,活动特别选取王船山曾反复精读的经典篇目,通过集体诵读、释义讲解、互动讨论等多元形式,让沉睡的古老文字在当代语境中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

图片

图片

(团队成员带领访客诵读经典)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不仅凝结着孔子对治学之道的深刻感悟,更与王船山‘日新之谓盛德’的治学态度遥相呼应。”活动现场,夫之巷负责人高东海老师循着船山思想的脉络解读文化经典,巧妙将古人智慧与当下生活相连结,引导访客从“修身齐家”的千年教诲中汲取成长的养分与前行的力量。来自衡阳本地小学的学生李依彤深有感触地说:“以前读《孟子》总觉得晦涩难懂,现在结合船山先生的生平故事来理解,突然就懂了‘富贵不能淫’背后那份坚守本心的精神力量。”

图片

(学生在老师带领下诵读经典)

本次活动吸引了近百名访客参与其中,参与者涵盖学生、社区居民、文化爱好者等多个群体。更有家庭专程到访,亲子相伴共读经典,在温馨互动中悄然传承文化基因。7月28日活动收官当日,不少访客还自发提笔写下参与感悟,而“在经典中遇见船山,在诵读中照见自己”更成为大家共同的心声。

此次经典诵读活动,既是衡师花刻非遗课堂活化传统文化的生动实践,更是衡阳传承船山精神的具体行动。透过日复一日回荡的书声,永恒的经典与不朽的精神正悄然浸润城市的文化血脉,为当代生活注入深沉绵长的精神力量。

图片:张薇 陈雯萱

文字:何心怡 陈雯萱 曾俊仪

一审:潘玥

二审:谢炎伶

三审:谭盛广




 相关链接: 诵读经典润心 船山精神永传

logo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