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三下乡”||情暖童心,感恩有声
“老师,我要做一张最漂亮的卡片送给我的妈妈!”稚嫩而坚定的声音回荡在衡南县三塘镇联合学校松山中学的教室里。8月4日,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寸草心计划”——塘韵薪禾公益实践团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特别的手工课,带领孩子们用稚嫩的双手和纯真的心灵,亲手制作感恩卡片,将对父母、师长和身边人的爱与思念倾注于指尖。

(图为孩子们自主制作感恩卡片)
课程伊始,实践团成员王盼并未急于让孩子们动手,而是通过讲述身边温暖的小故事,引导孩子们思考生活中值得感谢的人和事。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光芒,纷纷举手:“我要感谢每天给我做饭的妈妈!”“谢谢老师教我们知识!”“我想感谢我的朋友!”……简单的语言点燃了课堂的温度。
手工环节中,孩子们纷纷化身“小小艺术家”,迫不及待地拿起画笔制作自己的感恩卡片。小小的卡片承载的却是孩子们无限的心意:有的孩子小心翼翼地写下“妈妈辛苦了,我爱你!”的字眼;有的孩子歪歪扭扭地画下小星星和小花朵;有的孩子拿着剪刀一点点地裁下自己设计好的卡片形状。教室里,剪裁声、讨论声、完成作品时的雀跃交织成一首动人的童真交响曲。

(图为孩子们的感恩卡片作品)
“妈妈,我想对你说,我真的很爱你!”谢瑾瑜在她的卡片上画下一颗又一颗爱心,然后郑重地写下这段话,眼睛里面充满的是对妈妈的思念。一张张独一无二的卡片悄然诞生,它们或许构图简单、字迹生涩,却充满了最真挚的情感。
“我们设计这堂课的初衷,就是希望为孩子们搭建一座情感表达的桥梁。动手制作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深刻的情感体验。”实践团成员王盼表示,“许多孩子不习惯直接表达感情,但制作卡片时那份投入和期待的眼神,就是他们心中爱意最动人的表达。”一张小小的卡片,成为孩子们勇敢表达爱与感恩的重要载体。

(图为课程顺利开展)
这堂手工课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而且在他们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一颗懂得体察爱、珍惜爱并勇敢表达爱的种子。也许在未来,这张卡片会褪色,但这份学会感恩的体验会在他们心中留下永恒的印记。
文字:王盼 陈湘艳
图片:姜艳群
一审:陈湘艳 张红瑶
二审:谢炎伶
三审:谭盛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