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诗梦破谜记!乡村孩子化身“唐宋侦探”解锁千年诗词密码
如何让课本里的唐诗宋词真正“活”起来?7月20日,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寸草心计划”塘韵薪禾公益实践团推出《长安诗梦》诗词剧本杀,为三塘联合学校的孩子们带来沉浸式学习体验。
活动以“‘诗魂宝盒’失窃,长安城诗意濒临消散”为剧情开端。孩子们变身为拯救诗意的“小诗侠”,在大雁塔、曲江池、书坊、酒肆与官衙五大盛唐场景闯关获取线索。枯燥的诗词背诵巧妙转化为一场引人入胜的破案冒险,孩子们化身“唐宋侦探”,在破案推理中解锁千年诗韵。

(实践团成员引导孩子们沉浸诗词剧本推理)
曲江池畔,“诗词九宫格”游戏率先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面对被打乱的九个汉字,围拢在屏幕前的孩子们迅速识别出一句“气蒸云梦泽!”。紧接着,一条关于盗宝者的线索跃然屏上:此人曾为胡姬与人斗殴,长剑挑落三人。“这侠客风范,像哪位诗人?”实践团成员张婕霓适时引导,“骑马”“佩剑”的形象立刻在孩子们心中清晰起来。转战长安酒肆,文学闯关正酣。当“‘诗佛’尊号归于哪位大家?”的问题抛出,汪李佳的小手高高举起,声音笃定:“王维!”这精准的答案立刻引出了关键线索:盗宝者曾典当玉簪,欲赴夜郎赎罪!“流放夜郎”“剑客”……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在孩子们脑海中飞速串联、组合。千年诗词的迷雾,正被这群乡村少年用智慧之手层层拨开。

(孩子们积极抢答诗词线索问题)
五条线索环环相扣,最终指向“诗仙”李白——从“醉酒佩剑”的豪侠风骨、“胡姬酒肆”的宴饮逸事,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千古绝唱……当孩子们自信而响亮地齐声指认李白时,教室瞬间沸腾!“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清澈而有力的诵读声在教室回荡,千年诗韵仿佛穿越时空,在乡村孩子心中生根发芽。孩子们即兴创作出充满童趣与想象的诗句:“青山有路我买酒,幸有美酒醉千杯”、“山峰自有寺,一剑破万川”。这些稚气未脱却豪情万丈的句子,正是少年们对李白笔下那浪漫诗意的世界最天真烂漫也最生动的礼赞!

(实践团成员与“小诗侠”们合影留念 )
这场沉浸式推理与创作之旅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剧本杀形式,打破传统文化传承的时空壁垒,让千年诗词焕发新生。不仅点燃了乡村学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与深切认同,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为激活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蓬勃的青春动能。
图片 | 姜艳群 李欣然
文字 | 张婕霓 曾俊仪 张红瑶
一审 | 潘玥
二审 | 谢炎伶
三审 | 谭盛广